秦漢以前都只是甜米酒,唐朝時期有了度數稍高的米酒,宋代才出現黃酒,而元代以后才出現蒸餾酒,也就是現在的白酒,所以黃酒才是真正代表中國酒文化的古酒。不過度數還不一定有這么高,雖然古代的酒有幾千年歷史,但釀酒工藝和度數都是慢慢提高的,最早都是自然發酵,只有幾度,后來用酒曲發酵才逐漸形成黃酒,度數也高達10-18度,但也都是發酵酒,元朝以后才有蒸餾酒,但也只是小眾。
古代的酒相當于現在的黃酒
、
古代人都是“大碗喝酒,大塊吃肉”,喝起來都是幾壇子,跟現在智能小酌幾杯可完全不同,當然古代的酒可不是如今的高度白酒,只能算是黃酒,甚至是米酒、米釀,不同時期的酒,度數都不同。
從杜康造酒到秦漢時期,只有自然發酵的酒,度數也就4°左右,所以都是大碗喝酒,一喝喝“一石”(漢時一石約40斤),口感偏甜,相當于現在的甜米酒。到唐朝時,就有了酒曲釀酒,度數能夠達到10度左右,顏色變成琥珀色,例如“玉碗盛來琥珀光”。
不過唐朝時期還是以低度濁酒為主,例如白居易的“綠蟻新醅酒,紅泥小火爐”,但度數也相對提高了一些,一般在6-8度左右,酒量也從以前的“一石”變成了“一斗”(一石的1/3),相當于現在的一些地區的米酒。
到宋代時,米酒的品質才穩定下來,并且有明確的配方,度數也高達14-18度,這基本上是釀造酒的度數極限,再高酵母菌也活不了,而這個時期的酒,跟現在的黃酒差不多,好酒量也降低到了三升(3斤)。
到了元代,蒸餾器才傳入國內,出現了蒸餾酒,就能夠蒸餾出高達60-70度的白酒,不過那時候稱之為“燒酒”“燒刀子”。雖然出現了白酒,但并不太能接受這種烈酒,所以元、明、清時期,黃酒依舊是主導,白酒直到清朝才開始推廣、普及,建國之后才占據主導地位,然后就是現在這個局面了。
予淳酒業公司主營醬香型白酒--金沙古壇酒系列,金沙古悅酒系列, 傳承千年茅臺醬香白酒釀造工藝,100%純糧的醬酒, 承接定制酒業務 , 有專業設計師免費為您設計定制酒包裝禮盒和手提袋等,真正的一站式定制酒服務,交貨周期短,為您節省寶貴的時間。 現在報名定制白酒就送定制方案一套!期待為您服務 !